医学五行主什么?
中医基础理论里,五运六气作为整个中医的基础,是阴阳五行用以推演自然规律(包括人体健康与病变)的方法论,而“主”字则出现在“主岁”“主时”两个概念中。 “主岁”指的是每年有每个年的“天干”主事,“地支”纪年。比如2017年为丁酉鸡年,丁是天干中的第五个字,又称“阴支”;酉是地支中的第十个字,又称“阳支”。干支相配,共成六十甲子。其中,逢甲、丙、戊、庚、壬为阳干,称为“阳支”;逢乙、丁、己、辛、癸为阴干,称为“阴支”。每一周期60年为一个循环。在每年的开始之际,大家所关心的生肖属相问题也由此而来——古人根据干支纪年法,发现每年农历腊月三十凌晨子时前后,正好是阴阳转换之时,也就是旧的一天和新的一年交替的时刻,这时候的生肖属什么,就以哪一年的第一天作为自己的属年和属相。如1993年农历腊月三十凌晨子时属壬申猴年,因此这一天出生的人属牛。 那么,既然每年都有天干主事,似乎“五运六气”的概念在这里就派不上用场了。其实不然!因为十干之中,有五个天干属阳,即丙、丁、戊、庚、辛,它们各主一年,故称“五运”;还有六个天干属阴,即甲乙癸亥子丑寅卯辰巳未午申酉戌亥,它们各主半年,称作“六气”。
“主时”指的是每天都有每个时间的“天干”主事。具体计算方法是:将一昼夜分为12个时段,每段1小时,以子午卯酉四个时辰对应于一日中的上午9时至下午3时,分别起名日午、日未、日卯、日寅,并用四句话记之——“子午勤耕田,丑未梦周公;卯酉归家园,寅亥把门守。”其含义是:当丑土值班的时候就是人们做梦的时间,此时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当寅木值班的时候就犹如清晨升起的太阳,给万物带来生机;随后是卯木、酉金……一直到亥水,相当于晚上9点至次日晨3点。每天的天干依次以“甲丙戊庚壬”顺序更替,前一句中的后两个字就是今天的天干,而第二天的子时,就是第一个字的开始。 需要说明的是中医学上用的节气时间起点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形成的,而公历来推算只有春分和秋分才算准确。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并非绝对垂直于公转轨道平面,因此导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方不同位置的时间差异,这个差异被命名为“黄经差分”或“节气偏差”,它会使夏至提前和推迟几天,而冬至则会延迟或提前更长的时间。这种偏差会造成农历与公历的日期相差很多,尤其是正月和中春,这种差距甚至能达到一个月有余。不过,这种偏差对于“五运六气”理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