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枕代表什么生肖?
个人理解,古医书中说的“玉枕”应该是指“翳风穴”(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翳风穴之间凹陷中)。 “后玉枕骨下,发中有穴,名翳风……若枕大筋破,谓之玉枕,亦名后脑壳。”(《针灸大成·论穴取法》) 至于这个穴位为什么叫“翳风”,因为此穴位于耳后,且形态如羽毛的尾端,又称“翳”;而风,在中医理论中是六淫之首,泛指一切外来病邪,这里当然指的是病毒和细菌等。所以此处命名意为感染风邪。
至于这个穴位为什么叫“玉枕”,同样是因为形状,而且古人认为此处有穴位,形如玉器,又因其位置在脑后,故称为“后玉枕”或“玉枕”。 这个所谓的“玉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穴位,而是在翳风穴(见上节)的外侧有个小凹陷,中医把此凹陷中的肌肉分为两半,每半边分别有一个很浅的小窝,一共两个,大小不一、深浅不同,医学上分别称之为“左(右)翳风穴”及“左(右)小翳风”。 因为古代医学书籍里提到“玉枕”时往往包括这两个穴位在内,现代很多文献也对它进行定义的时候把它和“翳风穴”混为一谈,因此很多人误以为“玉枕”是一个穴位而非两个。 我想也许古人把这两个穴位合二为一,是为了方便取穴和针刺时操作。不过现代临床医师在进行神经刺激治疗(比如神经电针、针刀、穴位注射)时已经把它一分为二了。 我查阅古代文献发现,虽然“玉枕”这一名称包含了这两个穴位,但是关于它们的功效记载却不尽相同。
有的说它们都隶属于足少阳胆经,因此均能治疗该经循行所过之处的疾病,比如头部的疾病,如头晕、头疼;有的说它们都属于手足少阳经络之会,因此对肝胆火气旺盛引起的疾病均有疗效;还有的说是足少阳胆经的邪气侵入体内导致的疾病,都有治疗效果。 然而,无论是那一种说法,这两种穴位都有一个共同的疗效,那就是治疗头部疾病。如果现代人把“玉枕”作为自己的养生之道,那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