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如何判断反拉的球?
判断不了,只能预防。 首先,在竞技体育中不存在“必杀技”或“无敌技能”。所谓“判断不出”只是说明这个技术不好掌握;所谓“只能预防”是说无论多优秀的选手,都无法做到对来球作出精准的判断——任何判断都是从概率的角度而言的。即便你非常清楚对手的进攻特点,也只能说在某种情况下你的判断是大概率正确的。比如你在练习时总能将对方拉过来的球全部挑打过去,但到了赛场上却未必能这么幸运……所以只能说尽量去预防吧!
其次,从题主的字里行间似乎感觉他对反拉手型还有些疑惑——“前冲弧圈+反手快拨”和“反手快撕”都是指代不太清晰的表述方式,前者可以理解为前冲弧圈配合反手快拨(即正手快攻),后者则是反手快撕。当然这两种打法是有区别的:前者的球是弧线向前高速旋转,后者则更接近直板横打的推挡出球——两者结合其实是在说同一种技术,只是在不同场合选择的使用方法有所不同而已。
最后,无论是哪种反拉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摩擦球、制造失误。因此当双方你来我往,正手击球成功率都不高的情况下,反拉机会其实是很有限的。
1、首先要判断来球的旋转,在这里要排除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来球的落点非常转和非常不转,一般情况下落点比较偏的时候(如落到了我们站位的两点或中右位时),来球都是比较转的弧圈球,此时进行反手反拉,一定要敢于顶住球,否则拉球容易下网。另外,来球比较不转的情况一般有:一是对方直接把球放网过来了,这时来球基本是不转的;二是对方在大角度用正手进行摆短,由于摆短没有过球拍的上部,所以加转很困难,加转后接球也不好处理,所以多数都是借力还击,来球也大多是不转的球。
2、其次是根据来球落点的长短判断球的长短。由于直拍反手拉球时,手臂的前臂、后臂、肘关节几乎伸直,拉球时基本的发力部位就是大臂,所以回球长短靠大臂在击球瞬间的缩与长来决定。来球长了就自然回球长(来球到了自己的中右位时,拉完球后,回位就已经有些来不及了);来球比较短的时候,如果想把球拉长,就要靠自己拉球时大臂尽量往外长一点,但是如果来球太转了,就会拉球下网;如果想把球拉短点,就要靠大臂在击球瞬间向怀里收一点。所以综上所述,在处理落点比较偏的上旋球时,直拍反手反拉打回头的难度要比横板大。
3、最后是根据落点判断来球的拐弯。来球拐弯了,那肯定要跟着来球的方向拐弯。具体表现在手腕上,如果来球向自己这边拐过去了,那自己拉球时就要跟着向自己这边拐一点,手腕稍微靠后摆点;如果对方来球拐自己那边拐过去了,自己拉球时就要靠身体往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