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印的五行是什么颜色?
首先声明一点,足印不是五行; 其次说一下,关于这个足印的颜色的说法很多,我比较认同的是来源于《黄帝内经》中的“天人相应”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人生天地之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位于中间,只有双脚着地才算稳托乾坤。因此人的足底就是阴阳结合部,是阴阳交汇之所在。所以从足底看颜色是能看出一些道理的—— 1、人老脚先衰,脚步失去了青春活力,步态蹒跚,走路没有力气,而且容易跌倒。这反映的是元气不足(肾)和脏腑功能下降的问题(脾、肝)。
2、有的人脚步干燥、皲裂、粗糙,有的是厚皮,有的是薄皮。这就是所谓的“有根”“无根”——“有根”的人元气充足,代谢旺盛,手脚温暖,毛孔闭合;而“无根”的人气血两虚,阳气不足,手脚冰冷,毛窍开放。
3、还有的人小趾外侧有一斜行突起,犹如脚趾向外延伸。这是督脉、太阳经、少阳经的交会之处。如果此处皮肤松软,纹理清晰,说明经脉通畅,元精充沛;但如果此处肤色变暗或出现斑点,则提示相应的经气不畅或精气亏虚。 所以看了这么多,总结起来一句话——“你的脚底够不够健康!”
娄彦优质答主足印的五色诊病理论是五行色诊的一种。五色即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按五行属性,青色归肝木,赤色归心火,黄色归脾土,白色归肺金,黑色归肾水。五色相应五脏。五脏精气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反映于人体不同部位的颜色。正常人体色各异,可因个人体内脏腑气血盛衰有异呈现不同之色。如肾水有余,则面有黑色。五色病理上常见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浮现于头面乃至周身等显露部位。
五色的生成是由于气血在一定的形式下作用于体表所出现的光谱反射现象,是人体内在的生理功能在体表的显露。面部的颜色是气血运行于面部组织器官的结果,是面部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面部的光泽乃“血气充盈腠理,从里向外透发而产生的光亮,是血脉充盈、脏腑营卫功能旺盛的标志”。
五行色诊,是通过观察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判断疾病性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诊断方法。(头面五官部位的五行归类:额-主心、目内眦-主心;右脸颊-主肺、目外眦-主肺;左脸颊-主肝、目窍-主肝;左耳-主肝、右耳-主小肠、口-主脾;唇-主脾、口唇两旁-主胃、鼻-主大肠、鼻尖-主脾、两眼尾-主膀胱、眉-主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