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是什么生肖?
臣,是地支中的一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中,每个地支前边都冠之以“子”或者“丑”、“寅”等,表示它们在不同的季节中。而辰时这个时间段,正好在春季的三个月里,所以用“辰”字来表示。 但是这样的标记方法太抽象了,古人就想了一个非常形象且具体的办法——以动物来表达。
于是就有了“子时鼠”、“丑时牛”、“寅时虎”、“卯时兔”、“辰时龙”等说法。并且按照这种思路下去,很容易想象到下一个问题——什么时候该什么属相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也是随着朝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在汉代以及汉代之前,人们都是以一月为一季的,也就是一个月30天分为春夏秋冬四段,每一段的第一个节气作为这个段的起点,称为“立节”或“气节”。
那么按照这个划分,每个月的第一天的属相应该是月初生的老鼠,第二天应该是属虎。以此类推。 然而汉武帝制定了“太初历”以后,改变了这种计时法。把冬至定为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现在的公历12月22号),每年围绕冬至运转一圈,为一年,而每个月初一的新月作为一个节气,称作“朔”。那么每个月的第一个属相当然有了变化。
具体的变化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是该月的初一和冬至是否在同一天;第二个是农历月份的大小。 如果初一和冬至在同一天,那么当月的第一个属相就是“子”,即子鼠。如果农历月份大,也就是说这个月有30天的话,那么第二天的属相就是“寅”,即寅虎。 如果初一和冬至不在同一天,并且正月是农历的大月,那么第一天的属相就是“丑”,即丑牛。如果是小月的话则是“寅”,即寅虎。
总之无论怎样变化,都是按地支顺序进行的。只有遇到特殊的情况才会跳开一步,如十二月冬至当天不能算“朔”,因此要往前推一天,这一天恰好是“子”即子鼠。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辰”对应的确实就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