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8狗年是什么年?
“六十年一甲子”这句话是有来历的,这个来源是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 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日月星辰来制定历法。现在所用的公历(格里高利历)是以地球公转为主设立的,而中国传统的农历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来规定的。农历每个月初一是新月,初三十四是上弦月,十五十六是满月,十七十八是下弦月,月底是残月 (初一至十五的月相图) 这样根据月相的变化就可以制定日历了,但这种方法确定的日历和实际年份之间存在误差,每隔几年或者十几年就需要调整一下。
在公元前6世纪,中国就有了太岁纪年的概念。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在太阳黄经由0°走向360°的过程中,每年运行到了某个节气的时候都会发生一些天文现象,比如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清明时鸟开始飞行等等,古人把这些现象与农业生产联系起来,制定了二十四节气。而每一个节气的周期恰好是一个太阳年。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以太阳为中心的计时方法计算出来的时间并不是完美的,每年春天清明时鸟飞行的样子并不完全一样;而且当太阳到达黄道某一定刻度时,天气并不会立刻发生变化,有早有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又引入了月亮的概念,把月亮的运动也计算在内。在计算中,如果发现某段时间内月亮运行的轨迹和太阳运行轨迹有一个交点,那么此时太阳和月亮所处位置就确定了:月亮在该交点前后的五天内,每次升起的时间会逐步提前5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月亮每天升起的时刻比前一天提前50分钟左右,如此反复,直到下一个交点到来为止。这样的计算方法得到的时间称为朔望月。用朔望月的时间乘以12.96,就可得到一个以月初为一的太阴历。
实际上,现在的阴历是把一个月的时间平均分成24份,每一天代表月球运动的一周。阴历每月初一日出方向的变化和月亮本身运行的方向无关,只是固定提前约17分钟。如果用阴历来记录日期,一年之后就会比公历多1个月左右,必须进行调整。
中国的传统农历就是结合了上述两种概念而形成的,每年固定把十二月尾与正月首定为“冬至”、“立春”,每十二年为一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