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多元之星?
我要说,多元智能理论现在在我国被严重误读,成了“素质”教育的代名词;而在美国,虽然最早也源于加德纳教授的理论,但后来的实践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设想。 简单谈谈我的看法吧。
1、“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现在的教育评价只有一个标准,考试分数;唯一的培养目标,是成为一个考试机器。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是想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智能是有差异的(一花一草),这种差异应该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一山一水)。如果我们能明白并且接受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人生才会异彩纷呈啊!而不是每个人都变成一样的机器——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如果学校只关注你的孩子有没有什么特长,有没有哪门课成绩特别好,那只能说,学校的目的还很狭隘,还没有跳出唯分数论的圈子。如果学校能尊重你孩子的特点,发挥他的强项,让他快乐幸福,那就是好的教育!
2、所谓“多元”,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学目标的。我们以前的教育是以应试为唯一目的,所以所谓的“分”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慧理论,应该是对这个理念的完善和补充。但是,我们很多学校和老师把这个理论拿来当作自己逃避责任的托词——“我没能考好只是因为学生太智能了(太个性了)。”——这真是对这位大师的侮辱!
3、每个学生的智能都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去努力,正如每棵树都有它适合自己的土壤。如果你不喜欢数学,那就把精力放在其他学科上;如果你的记忆力很好,那你可以把重点放在需要记忆的知识上……只要付出努力的恒心,没有无法达到的目标。 重要的是,你要相信自己能够成功,要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自己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