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北京火车票吗?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火车站房和火车客运设备相当简陋,旧北平只有前门和丰台两处办理客运。旧北京火车票是手工制作的,由车站客运部门负责印制。
印制火车票的专用纸张用纸张比较厚实,用炭黑油墨印刷,内容主要有发站到站、日期时间、票价、座号或铺位、机车号、开车时刻等,字字以手工填写。当时火车票和现今的硬纸火车票大小相当。但比现在的火车票略为厚一些。
旧北京的客运列车每车可乘坐近百人,软卧包房每室仅设3个铺位,硬质卧铺每室仅设一个上下铺共计两个铺位,硬卧包房的条件大大高于现在。车站客运站房也十分简陋,旅客购票需排在长长的购票队伍中,购票者把准备出行的日期、车次、去处、铺位类型等告诉售票员,售票员按出行日期找出相应的车票票板,用毛笔填写,并用印泥按下手印后才算生效。随后撕下相应车票金额的纸券,旅客缴纳车票款后领取车票。所以当时的车票背面几乎都有手印。
在上世纪20、30年代,旧北京的火车票不实行实名制,除学生票、革命伤残军人要求出具相关证件购买相应折扣价格的车票外,其余车票无需身份证购买及出示身份证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