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肖是什么生肖?
雨生于谷雨,就是“雨生百谷”的意思,也就是说雨水节气到来之后,降雨量会逐渐增多,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那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雨月”“雨季”的说法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判断节气的时候主要依据的就是“土中萌芽”和“雨水滴落”这两幅图景,而月亮在阴历每月十五最圆,但此时地面温度还很低,土壤根本没有解冻,自然谈不上草木萌发;相反,过了惊蛰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气温上升,土壤开化,这才有了“雨月”——农历二月。
至于“雨季”的说法更是毫无根据,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每年都会有两次降雨集中期——春汛和夏汛。而在春雨过后,高温高湿的夏季到来后,又将迎来另一次暴雨集中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说的就是这个时候。 因此说“无端风雨”是有些道理的,它恰恰说明节气是根据天文现象推定的,与月亮、雨季都没有关系。
不过,尽管“雨”节气期间降雨开始增多,但并不代表着一定会出现“倒春寒”。因为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主要来自中亚和西伯利亚,这两个地区正是位于西风带(西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区域,而“雨”节气的到来刚好与西北季风的爆发时间相吻合。 所以,对于我国西北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东部以及蒙古高原来说,“雨”节气往往伴随着大风降温天气。
当然,对于东南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来说,“雨”节气则更多的是细雨绵绵,温度升高的态势并不会被打断。所以,人们常讲的“春雨贵如油”指的是后一种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气候变暖,现在已经有极少数年份出现“倒春寒”了!比如说2018年2月中上旬,我国出现了自1961年以来最强的一次“倒春寒”过程,江南北部和西部、西南地区东部多地发生低温阴雨天气,并且伴有雨雪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