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为什么要转型?
1.从战略的角度看,平安现在面临的困境是,如何摆脱对保险的依赖,走出一条新路来延续和扩大自己的版图。因为国内金融监管的不断加强以及整个行业竞争的加剧,原来那种靠资金规模取胜,通过高利率吸引客户投资的模式已经很难继续了,所以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2. 从当前业务上看,目前影响平安营收的最大的两块业务,一是寿险,二是团财险。但受制于人力成本、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寿险业务目前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当然,如果保费收入没限死的话,平安的寿险业务增速肯定会快很多);另外一块业务就是团财险业务,虽然这块业务的收入在整体收入中占比不大,但是由于其高利润的特点,对于平安现在的处境而言,每一分钱都是很重要的;要想尽快实现收入的结构优化,降低对保险业务收入的依赖,实现业务收入的多元化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团财险正是能够最快实现这一目标的一块业务;同时,由于团体业务不涉及个人客户隐私,有利于做规模,也是符合当下互联网金融的模式的;
3. 从财务数据上看,去年财险的净投资收益率是6%,高于公司要求的5.5%的门槛,但是和银行理财4%~5%的收益相比就没什么优势了。从资产负债匹配的角度来看,目前的投资策略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虽然目前保险公司普遍都持有一定规模的债券,但主要的投资还是集中在房产、信贷等资产上,这样的投资结构一旦市场出现大幅震荡,抗风险能力就比较弱了。为了寻求稳健的资产增长,改变目前的投资策略,增加债券等稳健资产的比重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近几年,中国平安业绩增长放缓,股价上涨乏力,市场对平安增长性的质疑加剧。从2020年业绩来看,整体业绩依然较为平淡,尤其寿险新业务价值持续承压,转型迫在眉睫。
从集团层面来看,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30.99亿元,同比下降4.2%;实现内含价值2.37万亿元,同比上涨12.2%。从收入构成来看,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财产险业务、银行业务和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42.6%、18.3%、21.6%和17.5%,寿险和银行是平安营收的主力军。
从产品结构来看,2020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同比下滑4.7%,其中,寿险业务同比下滑6.1%;财产险业务同比增长5%,主要源自车险业务逐步回暖,2020年下半年车险业务止跌回升,同比增速6.3%;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业务收入800.42亿元,同比增长26.2%。从营运利润来看,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业务营运利润82.47亿元,同比上涨69.0%,但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投资收益下滑,综合金融业务营运利润同比下降2.3%。
整体来看,由于寿险业务和综合金融投资收益的下滑,拖累公司整体业绩增长。从净利润水平来看,受会计准则调整和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归母净利润下滑4.2%,降幅较2019年的39%有所收窄。
从新业务价值来看,2020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首年保费303.99亿元,同比下降23.5%,新业务价值425.77亿元,同比下降34.7%,新业务价值率35.1%,同比下降11.2%。在疫情冲击下,行业需求受到了抑制,代理人线下客户活动难以开展,业务员素质提升及线上经营策略优化仍然需要时间,新业务价值承压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