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五行中属什么?
周易理论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其中对自然界的描述就用了八个字“天地乾坤,日月星辰”这八个字包含了天地上下左右前后所有的空间,而人体正好和自然界相对应,所以《黄帝内经》才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法于阴阳”——取法于天地;“和于术数”——取法自然规律;“食饮有节”——不要过饥过饱;“起居有常”——不要过度劳累;“不妄作劳”——劳逸结合。这才是保养身体的长久之计。
现在的人恰恰相反,不是不知养生,而是知道太多养生之道反而乱了方寸,不知道该听谁的好。其实老祖宗留下的话都很简单,就像这个“法于阴阳”,什么是阴什么是阳,其实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凡是无声无形无热量的都属于阴,只要有形有发热的都属于阳。那么阴阳具体用在什么地方呢?
《黄帝内经》中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此四句属于阴阳范畴” 也就是说前面这四句话讲的是阴阳,后面那句“不妄作劳”是讲人不要过度劳累。 现在的人一听到要“法于阴阳”,马上就会想到阴阳平衡。其实阴阳平衡只是阴平阳秘的状态,而不是目的。我们掌握阴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也就是要掌握阴阳的规律并运用在衣食住行方面,最终达到不妄作劳,不然你阴阳掌握的再平衡,一旦过度劳累,阳气伤阴血耗,同样会导致疾病发生。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劳则气耗”“劳则损伤血脉”
我认为只要掌握了阴阳变化的规律并且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这就是真正的“法于阴阳”了!反之,那些不了解阴阳变化,盲目养生或者胡乱服用补药,都是不懂阴阳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