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北门地铁站叫什么?
“神武门”。 这里还发生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1950年,当时人民艺术剧院在故宫里面拍摄话剧《蔡文姬》,由于没有地方取景,于是他们便向当时的故宫管理者提出申请,希望可以在故宫里拍摄,经过协商之后,最终决定他们在某殿里搭一个戏台,在里面表演,但是必须遵守三个原则: 第一、不能毁坏文物; 第二、不能使用危险器材; 第三、不能乱走动、乱说话,以免惊醒值夜人。 当然,这些条件并不是免费的,他们需要支付10块钱租金(相当于现在的1000元)。 但是等到他们真的进入故宫拍摄的时候,却发现这个“神武门”的大门紧紧关闭着!怎么敲都敲不开……这让他们感到很没面子,毕竟钱都交了,现在却进不去,于是他们灵机一动,把交钱的单据拍了出来,从城楼下方塞了进去。
结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张单据居然发挥了作用,大门应声而开。 真是不可思议啊!一张单据就能当门票使,这要是放在现在,估计得收费上百元……
地安门西大街是北京的著名大街,南起平安大街、北至钟、鼓楼,横穿地安门内外南北大街,是连通南北中轴和什刹海景区的重要纽带。地安门西大街地铁站就是指北二环地安门西大街的西口。地安门西大街的北侧有恭王府、宋庆龄故居、积水潭医院,在它的南面过一横道是前海、后海和西海,而它的东面则是地铁钟楼湾。
地安门西大街地铁站的站名沿用街道名。而地安门西大街的名称由来则与地安门有关。地安门是“北京内城”的北门,所以叫地安门,和天安门相对。地安门是元大都北城的正门,后被水冲毁,明初建北城时,把北门移在稍南的水折处,在原址建了北上门。北上门是清代帝后从北海出来到景山或皇宫时所走的门,民间不通。地安门在明代初称北安门,成祖即位后改称地安门,门外有安定门和德胜门,安定门以南、地安门以北称地安门内大街;地安门以南、钟楼以北称地安门外大街,1965年将两段合并统称地安门大街,1969年为避郭沫若的名讳,将地安门改称地安门,地安门大街改称鼓楼大街,随着文革结束,这些名称又恢复原名称。现地安门也已经拆除,建起了地铁2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