橤在五行中属什么?
“橤”字的字义有二,一是指果实坠落的姿态,引申指衰败、残破;另一个是指事物的纹理。《康熙字典》明确记载,“橤”的部首为木,八画,平。 《汉字五行分类》中认为,“桵”字属于木字旁,五行属木。
现代词典一般认为“蕤”字属于艹字头,与花草树木有关,所以五行属木。 但事实上,“蕤”字的字义不仅与草木有关,同时也与建筑相关。比如,李白的诗句“重檐始一歇,欲去复徘徊。”这里的“蕤”就是指屋檐的瓦缝。所以“蕤”字的部首应该是屋字头,五行属土。
“蕤”字还指植物的花絮,如《离骚》中的句子“零落绥兮蕤宾。”——这里指代的是香草之花。根据古文字字形,这里的“蕤”似应为草字头,所以仍属木。但在古人看来,这一层含义已经比较隐晦了。
栮是部首,拼音为shi,繁体字同简体字,五笔86为jzhy,五笔98为jzyh,仓颉码为nayu,四角码为70112。栮字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无注音解释,其解释收录于郭沫若主编的《汉语大字典》中。
栮是部首,其字典注释为“橤”的俗体字,与橤字字形相近、笔划多少一致(繁简字不计,繁简字笔划差别为3比2)。橤字在《常用部件表中》排第342位。
字型演变
字义解释
【形】
栮,树老而空。——《五音韵谱》
【名】
古书上说的一种木名。音“失”
栮字有多种同义字,例如:“樷、橤、査”等,这些字形的字目前使用率非常低,多作为姓氏、地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