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在五行里属什么?
古人把天干地支用于纪年、记月、记账,发现这样很方便,于是就沿用了下来。 不过用十天干,十二地支来表示月份和日期就有点麻烦——一个月里有几天呢?二十有八天?还是三十天? 于是人们又想出了一个办法——每个月中哪三天为初一,哪五天为初二……十五为末;然后每季首月为寅月卯月辰月……末月为己未月辛亥月甲辰月。这样算起来一年就是三百六十六天或者三百五十四天(闰年中多出来的部分平均分配到各月中,使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月末与下一季度的首月的第一日重合)。 可是这依旧无法避免每个月初一开始计算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如果这个月某日是农历十五又刚好是月初一,那么初一的干支计算就会出错。因此人们又引入了一个新元素——“中气”。
具体怎么引入的中气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就是每个月里除了“初一十五”之外另取了三个“中气”——上弦月、望月、下弦月。然后把它们分别标记为初二(或初三)、十一(或十二)、二十八(或二十九)。有了这三个中气,不管初一是否出现错误,每个月里的天数都不会错了。 而冬至节气所在那个月的中气就是小寒,春分节气所在的那个月的月中的中气就是惊蛰。由此可以推算出农历的日子与时间。
而所谓的“冬至节气”、“春分节气”其实指的就是“冬至”、“立春”这两个节气。只不过因为农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变化规律制定的,而阳历则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决定的。两者存在交叉,为了确定哪个节气位于冬至附近,就采用了“物候方法”——以冬至为中心,每隔十五天定为一组,分五组定八个节气,当以冬至为中心的第5组节气结束后,则进入“立春”,而这个时间点正好与“物候方法”得出的“立春”时间点相同。
而由于我国古代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部分都划分为“二至”、“二分”,所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也就成了重要的节气名称。至于小雪大雪冬至等,都是现代赋予它们的意义。 当然物候方法是靠不住的。到了现代,人们直接用太阳照射点的位置划分时间,以365.2422日为一个回归年作为计量单位,并规定公元元年冬至点出现在国际通行的3时57分09秒。此后每年冬至点都比前一年早20分48秒,春分点则早18分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