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为什么那么贵?

饶荣康饶荣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答为什么,再说怎么办。 为什么四合院贵? 因为稀缺性。 首先,北京的古代城市发展是没有规划的,也就是没有像欧洲中世纪那样用城墙围个街厢,统一管理的概念。所以北京城是自然发展和扩张的,这种城市形态就造成了城市空间的无序和混杂。

其次,清朝时皇帝对北京城的控制力开始加强,康熙帝决定修建圆明园,但只有一块地供他建园子,于是,从乾隆时期开始,皇家在城内开始大量修建园林。著名的有“圆明园”、“畅春园”、“恭王府”等等。这些皇家建筑的修建除了占地外,对四合院的形成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皇家园林是要围起来修的,所以会划出一块地来做围墙,从而形成四合院的形制(参见图1) 图1:清中期北京城区鸟瞰,来自百度地图 但是这样的修建是有一定规律的,也就是先建墙,再在墙里建房子。因此我们先看到一圈围墙,然后再在里面见到房子(这种建造顺序称为“里生外熟”)。

随着乾隆年间的大兴土木,这种“里生外熟”的建造方式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很多民间的建筑也按这种方式来进行(尽管规模不能比照皇宫)。因而,在这种新建的民居群中,四合院的形制就开始广泛出现。 第三,我们说了四合院的形成跟清中期的城市建设有关,但是形成那种一个个均匀整齐又各具风格的“四合院群落”还有另一个因素----洪水。

清初,北京每年春夏之交都会发生一次大水,这水不是往低处流的自然水患,而是高悬于城上空的雨涝。这雨一落下来,直冲低洼处的城东和城南,两地的居民苦不堪言。到了乾隆中期,这种情况还是持续发生。

为了应对灾难,北京开始修筑河堤,清理积水池(著名的“积水潭”就是这个时候形成的),同时为了防止内涝,还在城内修了许许多多的闸门,用来控制积水(这一工程堪称壮举,详见央视《百家讲坛》之《雍正王朝》) 为了安置因洪水受损的居民,政府还拨发赈济银两,让居民搬离原址,另选高地重建家园。这些移民一般都有完整的住宅设计图纸,所以搬入新址后,住宅大多按照原有格局重新建设,这样,整齐规则的四合院群落也就形成了 (参见图2)

图2:近代北京城区鸟瞰,左为积水潭,来自网络 从古至今,城里人居住的环境一直在变化。从唐代的里坊制到明清的四合院,这种变化跟城市功能和自然灾害有很大关系。而在今天,这种变化又指向了另一种模式——住区混合社区。这是因为在近现代,中国遭遇了更为严重的灾害——战乱和饥馑。

由于战乱导致人口急剧下降,加上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非正常死亡,北京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仅存68万人,而到上世纪50年代末也不过97万人。如此少的人口,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城市,怎么可以?也许正是这种绝望,催生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北京——这里既有大杂院又有小区公寓;既有胡同小巷,又有宽马路;它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现代…… 这一切,或许可以从那个古老的成语中找到解释——“因祸得福”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