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生肖代表弱势?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zĭ)、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eì)、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的俗称。这个“称”字很重要,因为它们只是形象的代名词,而不是真实存在的生物。 与之相对应的是,人们用动物来称呼农历月份——阴历以月亮圆缺变化周期为依据,分为朔望月。月亮最圆的那一天称为“望”,每个月的第一次“望”叫做“朔”;将“朔”和“望”各划分成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为15°,合计为30个节点,分别对应农历月份的不同日期。这样,每月初一至十五的月亮形状就分成四象:初一至初五像勾陈苍龙;初六至十一像白虎;十二至十五像朱雀;十六到二十像玄武(又称“兜率龟蛇”)。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来源之一”——“月建”的由来。 十二月令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表示节气更替,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后十天内共包含两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夏至、冬至除外),因此这些节气又各自包括了五个时间段。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古人将这些时间段分别命名为“孟春”“孟夏”“孟秋”“孟冬”,也就是现在公历一月、四月、七月和十月的前十天。与之对应,古人又创造了“子春”“丑春”“寅春”“卯春”……“未春”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不同节气的春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与“二十四节气”直接对应的十个地支中,除“辰”“戌”“丑”“未”外,其他六个都有一个“春”字,可见“春”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地位之重要。 而十二属相恰恰也是按照“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的顺序排列,而且与“二十四节气”完全同步——“立春节气”总是“子时”来临,而“小寒大寒”之后永远是“冬至小雪”前的那个腊月。
“子月寅月卯月……戌月”所对应的十二属相又是“鼠”“牛”“虎”“兔”……最后回到原点,周而复始。正如《尔雅·释天》所述:“月一日为朔,月初为一。”由此可以推论,“子”“丑”“寅”“卯”代表的是月亮在黄道上的位置,反映的是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辰”“巳”“午”“未”代表的是太阳在黄道的位置,反映的是地球在自转轨道上的位置。
所以,从月相上说的“新月”或“满月”,对应的是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的部分;而从太阳位置来说的“朔日”和“望日”,对应的是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日光照亮的那一半。 “寅丑卯”这三个代表月亮在黄道上的位置的偏东方的字,属于阳性,因为它们的本义都与阳光有关;而“子辰巳午未”这六个代表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的偏南方的字,属于阴性。根据阴阳学说,月亮属阴,太阳属阳。于是,“子丑寅卯”属阳,而“辰巳午未”属阴。这就解释了上面的问题:为什么“子鼠”是奇数(阳数),而“未羊”是偶数(阴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