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败屡战指什么生肖?
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形容即使屡次受到挫折也毫不气馁,每次失败后都立刻振作起来。 常用来比喻斗争的坚韧不拔,或做事有毅力、有恒心。 “屡败屡战”这个成语在汉文中似乎没有对应的典故或来源,可能因为用“屡”字表达这一意思的词语较多,且意思相近,故从字形上去分析推断其来源和古代典籍中的相关记载。
《汉书·高帝纪上》记载刘邦攻打秦朝时“攻破秦二军,项羽引兵至,击汉军,汉军大败。于是汉王追项羽,驰入彭城……楚王项羽大怒,乃以一骑挑战,汉王数之曰:‘项籍无耻,篡弑不道’……” 刘邦在与项羽作战中多次被击败,但总能重新振奋精神,继续战斗,所以说刘邦“屡战屡败”;反过来说,刘邦也是屡败屡战的典型。 同样出自于《汉书》的“一鼓作气”成语也常常被人用来形容这种越挫越勇的精神。 另外在《后汉书·耿弇传》中也收录了“屡败屡战”这个词组:“(弇)遂破贼,身上十七创。太祖闻之,曰:‘孟贲真可畏也!’诸将见弇身无伤口,皆拜于地而服焉。”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虎将耿弇在追击贼兵的过程中,身上一共受到了十七处创伤,可以说是伤痕累累,可见他冲锋陷阵之勇猛;而刘秀得知爱将身上的累累伤痕后,也非常感慨地说出了这句评价。 显然这里的“屡败屡战”已经和今天同一个成语的含义差不多一致了。
除了这两个成语之外,在汉代典籍中还出现过“败而不馁”“终败成烈”等描述同样的意思的词组,如东晋葛洪著《抱朴子·外篇卷二十一·广譬》:“夫以利刃攻坚木,墨子云,虽折桡失锋,犹能克断;以巨斧伐枯枝,何逊诗曰,虽多断截,亦何伤于挺拔之姿。是以胜不骄,败不馁,此乃谦德也。” 又如唐代韩愈撰写的《祭柳子厚文》:“凡举进士,数起于零,积阶而上,最荣显者不过尚书郎。子厚所仕,卒为郎,遂兼御史中丞。人虽极盛,官实薄矣。然处之泰然,不见倨傲之气。事君惟诚,罪疑则归,累重不减节,士林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