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属于什么五行?
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建制的决定》,中南、华东、西北等地区所属各行政区均由中央直辖。宜昌地区归属关系进行了较大调整,由湖北省直接领导。 1952年底,国务院批准建立川东、川南、川北、黔中、湘西、鄂西六区专员公署,实行区政,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宜昌县属川东专区管辖。 1953年1月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公布《苏向我国提供经济援助的协定》。6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苏联援建中国重点工程项目的决议》和《苏联援建重大工程项目计划表》。在计划表中,长江三峡列为世界第一水电站;在地理上,三峡被定位为“位于宜昌市夷陵区的长江干流峡谷”。从此,兴建三峡工程列入国家建设计划。 三峡工程规划显示,水库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时,淹没面积7.4万公顷(其中耕地1.1万亩)……至20世纪末,共淹没土地23.8 万公顷,迁移人口171万人,涉及湖北、重庆两省市8个地(市)级行政区55个县(市)。 1954年的长江水患 1954年盛夏,长江流域连降暴雨。
7月18日,武昌洪峰水位达历史最高纪录29.73米。
7月19日,汉口水位猛涨,武汉三镇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7月24日,宜昌洪水泛滥,城外居民纷纷往高处转移。
7月25日,上游紫阳县城消失于茫茫洪水之中。
7月26日,江陵县城全部沦陷,成为“水上之城”。
7月27日,汉口洪峰水位达到29.77米。 为了防洪,国家投入巨资在湖北境内修建荆江分洪工程,将长江水域与洞庭湖连通,以便泄洪。
这项工程在1971年和1998年两次发挥巨大作用,保护了武汉及下游沿江城市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