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犯罪故事多少?
1,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是美国的“犯罪剧时代”(T.V.Noir),代表作有《警界双雄》、《反黑行动组》等等… 这些剧集一般以探案为主,结合一定的情节推理,在探案过程中揭露黑幕,表现社会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虽然这类剧中也有“高智商罪犯”或者“变态杀人狂”的角色,但大部分罪犯的行为并不是出于“高智商”或者“变态心理”,而是由于社会、经济等原因导致的“走投无路”。
比如《反黑行动组》中,黑人青年布鲁克斯因为白人种族主义者的侮辱和殴打而愤然杀人;《警界双雄》中,穷困潦倒的青年为了获得金钱而欺骗了善良的老人……在这些剧集的价值观里,这些罪犯并不是“异类”,而正是应该受到同情和帮助的对象。
2,80年代开始,这种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开始出现一系列描写变态杀手/高智商罪犯的剧集,代表作品包括《FBI探长》、《危险游戏》等。这些剧集不仅主角性格更加扭曲,行为也更加残忍,目的也往往不是为了得到金钱或者权利,而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杀戮成了他们的快感来源。
同时,这样的角色设定也给演员提供了很好的发挥空间,克里斯汀·斯科特·迈克艾利欧特因在《危险游戏》中的精彩演出获得了两次艾美奖提名;威廉姆·H·梅西也因在此剧中的出色演绎获得了金球奖提名。可见这类角色的吸引力之强。 当然,这一类剧集的价值取向仍然是值得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