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戊戌年么?

弘馨沛弘馨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农历庚申年!而不是你说的甲辰年。 你的问题涉及到“干支历”和“阴阳历”的区别。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阳历)是国际通用的标准时间,它以地球公转运动为时间基础,把地球公转的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一个公历年度的时间长度是以地球公转轨道长度为基础的,平均每年1461天。每年的第一天就是公历新年,也即阳历年的元旦。

而我国的春节则是根据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确定的。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来计算的,月相由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一个周期,分为朔、望、弦三个期间,分别对应着上弦月、望月和下弦月。同时,以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长度为依据,将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3°为一等份,每一等份是一个节气,始于雨水,终于芒种。因为每月都有两次月圆(望),所以每一个月都有两个节气。

由于月球公转轨道不是正圆形,因此二十四节气并不是等分的。从冬至开始,每个节气之间相差约9天。其中冬至之后第一个节气叫做“小寒”,第二个节气叫做“大寒”;立春之后第三个节气是小寒……如此循环往复。 农历一年大约有354天或355天。

在农历的正月初一,通常正好是“大寒”“立春”或者“雨水”,而到了清明前后,月亮已经运行了将近一圈,因此出现了“春分”“清明”或“谷雨”。在五月端午,月亮运行到东南方,因此有“夏至”“小满”或“芒种”。而在七月中秋,月亮位于正南方向,因此有了“白露”“秋分”或“寒露”。在十月立冬前后,月亮运行到西北方,由此产生了“小雪”“大雪”或“冬至”。在腊月元宵,月亮又回到起点,因而有了“惊蛰”“春分”或“清明”。而到了春分或清明,农历新年就结束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指的是季节的开始,而不是特定的一天。比如“立春”,是指春天来到的意思,这个时节温度已经开始回升,但气温升高的速度很慢,很难感受到明显的温差变化。而到了“惊蛰”,才是春天的到来,此时气温回升明显,蛰居的动物开始活动。人们感觉最明显的春天气候就是在“惊蛰”之后。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