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的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家所创立的“五行相生相克学说”。《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这里所说的“五行”,其实指的就是自然界中的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
但到了汉代,人们用“五行学说来解释社会现象和人间万事万物的时候,“五行”的含义就开始扩大化了。如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就把孔子的生辰八字与“五行”联系起来,说孔子是“水命”(乙木),其生日正好是“月晦”,即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这显然是把自然界的“五元素”扩展并应用于人类了。 后来,道教产生以后,将“五行”进一步神秘化,赋予它更多的内涵,并且把它作为修炼成仙的基本要素。唐代道士吴筠编撰的《太上玄真君修仙记》就认为人体五脏之“心”属火,“肝”属木,“肺”属金,“肾”属水,而“脾”属土。五脏中有“三火”,即心脏之火(君火),小肠之火(相火),三焦之火(孤火);有两“实”,即肾气实,脾胃实;还有一“虚”,即肺气虚。所以中医理论中说的“五行”实际上是指人的五脏六腑而言,指的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这种“五行”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就是“○”,它的含义就是“平衡”或者“调和”。
把“五行”运用到金属器皿上其实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金属本身是无法“含蕴”或者“滋养”其他的物质的。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说,金属属于“惰性材料”,它的性质是非常稳定的,不可能像有机物质那样进行生化反应从而“滋养”其他物质。因此把五金和合起来用于炼制长生药是根本不现实的。 不过,如果单纯从文字含义来看的话,“金”字可以理解为金钱之“金”,即具有价值之意;“银”字可以理解为白银之银,即是一种货币;“铜”代表的是青铜,它是古代的一种货币;“铁”字本义就是指铸钱的原料;至于“锌”“锡”“铅”等,原本就是从化学元素中借用来的字,本来就没有什么具体所指,现在仍然可以理解为各种金属。这样,所谓的“五金”其实就是指“金银铜铁锌锡铅”七种贵金属或者稀有金属。把它们合成一起,无非是象征性地表达一种财富集合的意思。这样的“五金”实际上更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有色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