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票补充质押?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补充质押的动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现金流困难;第二类是为了维持公司股价稳定,尤其是面临大股东减持时;第三类是为了满足融资需求或降低融资成本。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补充质押的定义。所谓的股票“补充质押”是指对原有已办理质押的股份进行再质押,这种质押方式相比第一次质押而言,风险更低一些(因为此时原质押股份已经有一定的变现能力),不过由于在原来质押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杠杆比例,因此可能产生的损失也会更大些。 2015年A股市场发生的大额补充质押案例如下: 1、国恒铁路(000594)于2015年03月27日新增质押约1.8亿股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26.8%,占总股本的10.5%,用于补充质押担保的资金用途为经营需要。
2、上海钢联(300226)公告称,控股股东钢联投资将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进行补充质押,钢联投资的质押股数累计达2.5亿股,约占其持股数量的比例为99.99%,本次补充质押股份数量为5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53%。 3、中弘股份(000979)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披露日实际控制人王继发先生通过中润资本将其持有公司的5%股份合计约1.17亿股办理了补充质押手续,此次质押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6.72%,占王继发先生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01%。
4、宝鼎科技(002552)表示,因资金周转需要,公司第一大股东宝鼎控股于近日将其持有公司的部分股份进行了补充质押,补充质押股数约为1784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比例为28%,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5.28%。截至目前宝鼎控股已累计质押了公司股份总数约1/3。
5、海鸥卫浴(002089)称,公司控股股东之一周相民于日前将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进行了质押,本次质押数量共计约2164.2万股,占其本人持有公司股份总量的41.34%,占公司总股本的6.66%。据悉,周相民自2015年初至今累计质押股份已达公司总股本的24.91%。 补充质押主要发生在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现金流紧张的时候,这时大股东会将自己手里流通性好并且已经进行过质押的部分股票拿出来再次进行质押套现以补充流动性;二是股价出现大幅波动导致大股东面临着被强制平仓的风险,为了保住手里的股票大股东往往会选择把原来的质押股票继续拿下来重新进行质押,以求能够继续获得融资;三是出于融资目的而进行的补充质押行为。 补充质押的本质还是为了补充流动资金。但是与首次质押不同的是,投资者对于补充质押的态度要谨慎得多:一方面,之前质押过的股票已经出现部分下跌并进入违约区间的情况,如果原质押率设定过低的话有可能出现先跌后补的情形,这样一来损失反而会变大;另一方面,相对于一般的小散户来说,金融机构对于补充质押后的股票更加谨慎,因此这类股票也很难得到金融领域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