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层五行按谁说?

支洪锬支洪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周易》中,没有“楼”这个意象(名词); 2、阴阳家的五行学说里面,也没有“楼”这个意象,尽管它们的五行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水(北)、火(南)有土(中央)、木(东方)和金(西方)。因此如果以阴阳五行的观点来看高楼的方位选择问题的话,答案很简单:“只要不犯水火之忌就可以了”——比如不把厨房设在南方或者把洗脸池设在北方就是很科学的。

3、汉代的京房易学在阴阳家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增加了“九宫”的概念,建立了“纳甲”的算法,并且用“九星”来代表“九宫”的正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层楼五行”的基础。 先看看什么是“九星”: 北斗七星加上左辅右弼一共是九颗星星,它们分别代表“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九个星宫,每个星宫各主一个流年,也就是十二地支的六个中一个。每两年换一转,三十年转一圈。 用现在的话来说,每一星座都对应着一定的周期性规律。比如: “一白”属水,象征智慧,主科甲功名; “二黑”为土,象征财富,但主病灾; “三碧”为木,象征权利与地位,但主口舌; “四绿”为木,象征文采; “五黄”属土,象征钱财,但主灾祸; “六白”为金,象征精明干炼,但是克气太重; “七赤”为金,象征聪明伶俐,但主凶祸; “八大”属土,象征富贵、权势和稳定,但主虚耗; “九紫”为火,象征才华和魅力,但是性燥。 当然,这些只是简单的介绍,要想更深入地了解“九星”的知识,建议百度一下“九星飞布图”。

接着来说说“层楼五行”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仍然得从东汉的京房说起。 他为了将易经用于占测,创立了“纳甲筮法”。所谓“纳甲”,就是把天干地支引入卦象中来,具体方法是:用“甲子”起卦,把天干纳入卦象之中,而地支仍保留不动。这样,整个卦象就由八个部分的组合变成了十个部分的组合。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如果用地支不变而天干变化的方法推演下去,得到的只是一个序列,它不能反映具体的“时”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不可取的。所以,后来的人又进一步发展,想出了“换日法”,也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把当日干支换掉,以此作为新的起点,推演出更为具体的时空信息。

到了唐宋时期,人们发现,如果用上元甲子起卦,然后采用“换日法”推演,所得的结果跟现代科学推测的地球公转有关的时间参数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就证明了古代人用来推演未来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于是这种方法被一直沿用下来。至今我们翻开旧书,看到其中有人以“甲子上弦”或“甲子下弦”起卦时,就知道作者是在使用“纳甲筮法”了。

那么,古人所说的“楼”的五行到底是依据什么呢? 其实也很简单:以“楼”所在的“向”为中心;然后把周围八方分别赋予五行,东南设“未”土,西南设“申”金,西北设“戌”土,东北设“丑”土,正东设“寅”木,正北设“子”水,正南设“午”火,正西设“酉”金。

有了这样的安排,“层”的五行就可以方便地确定了:上层设“亥”水,二层楼设“卯”木,三层楼设“辰”土……依此类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以“向”定“楼”五行的方法只能适用于阳宅(人住着的房子)而不是阴宅(埋着祖先的地方)。

代歆宁代歆宁优质答主

我个人的看法,不喜勿喷 水在西方,土在中宫,木在东宫,火在南宫,金在北宫; 水为癸,土为己,木为甲,火为丙,金为庚(金克木,故金与木相邻) 其中,子、午是阴阳的起点,丑、未是阴极,寅、申是一阳,卯、酉一阴,辰、戌和巳、亥都是阴阳平衡的地方或转折点.所以以这些点来划分五行的方位是正确的。

当然个人有不同的见解,比如有人将西北分作金,东南分出木,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我的观点仅仅是参考罢了,仅供参考而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