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为什么?
最近很多读者询问笔者,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通货膨胀也居高不下,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多,为何还要坚持“高速增长”,难道就没人觉得这种GDP数据很虚假吗?甚至有人质疑国家统计局数据,认为中国GDP数据有很大水分! 说实话,看到这些疑问和质疑,感觉很无奈,因为笔者也是工薪阶层,也是普通老百姓,这些疑问和质疑确实反映了一些现实问题,也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是,我们看待这些问题的时候,需要理性、客观,不然很容易出现误判。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GDP是人类创造的财富总和,但它不是衡量贫富的指标;二是GDP是计算一个国家全年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额。它包括了一切产品(有形的和无形的)和服务(有偿的和无偿的),不管它的所有权归谁,也不管它是谁生产的。也就是说,只要是被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的东西,都计入这个地区的GDP,无论这个东西是属于那个国家或民族的。
既然GDP是这样一种统计方式,那么,在中国GDP总量中,有一部分是美国人的GDP(比如在华外资企业创造的GDP),也有少部分属于亚洲其他国家的,如越南等。但这部分GDP绝对不是美国人和越南人没有贡献的。比如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如果是中美合资企业制造的,则算中美两国国民的GDP,如果完全是美国人设计和生产的,也只算美国的GDP,就算是中国提供了零件和原材料,那也只是增加了中国的工业产值而已,并不能给中国人增加多少收入。
同样,进口国外的商品,虽然给中国人带来了消费支出,减少了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但是,这部分收入并不增加中国人民的实际收入。因为国际贸易的货物交换原则是你有多少出口额,就可以从国外买到相同价值的产品,你多买来的东西,只是增加了本国国民的收入,你少卖出的东西,只是减少了本国国民的收入。 所以,有人说中国GDP超过日本有什么了不起,因为日本每年人均GDP是中国的几倍,说中国是GDP巨人,其实是财富分配的矮子。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中国的确是GDP巨人,同时也是财富分配的巨人—在GDP增量上,中国是巨无霸。
改革开放后,我国GDP平均增长率达到9.8%,2006年突破20万亿元,2012年突破50万亿元,如果把时间拉长,2006年和2012年是GDP两个重要的年份,因为这两个年头,是我国快速发展的两年,也是贫富分化迅速拉大的两年。在这之前几年,我国GDP增长的平均值保持在10.4%,之后几年维持在7.7%。 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个事实:我国的GDP是平均数,是一个加权平均值。有GDP比重很大的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也有GDP占比很小的大部分农村和个体私营经济。前两大经济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70%左右,而第三产业的GDP所占比重不到40%。 在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这说明什么?说明我国仍然是工业驱动经济,而不是服务领域。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这种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经济模式,必然造成资源过度消耗与环境保护的负担。而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一二产业,必然会带来贫富分化,收入差距扩大。这也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个两难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