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鱼五行代表什么?

邴可怡邴可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鳌”(áo)字在甲骨文中像一条大鱼的样子,上面是鱼鳍、尾巴,下面是鱼身,金文、篆书、隶书、楷书都沿袭了这种字形。 “鰲”(áo)的本义是大海中的鲸鱼。《尔雅·释鱼》:“鲵谓之鳣,鳣谓之鱓,鱓谓之鳖,鳖谓之龜,龜谓之鼇。其大者谓之鯨。”晋代学者郭璞注:“今東海山陰魚,長三尺餘,五色鮮明,似鸚鵡而大,曰鰈,俗云鼇也。”唐代学者陸希聲注:“今人謂之鱉甲。”可见“鰲”也就是指海洋里的大鱼。后来才引申出“第一”的意思,这个引申过程应该与“冠”字的演变历程很相似。

“鱼”和“月”都是先秦文学中常见的意象,经常组合在一起表示“夜晚”,如《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雙明珠。明月皎夜光漢街,何時往還共斟酌。”这里用“月出”表示“夜晚”的天象,正说明这两个文字在古代都有表音作用。

江别鹤江别鹤优质答主

在中国古文化中,把金、木、水、火、土叫做五材,它们各自的性能是: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还有人用季节、颜色、方位、声音、生物、数值、味道等方面把它们一一对应起来。把它们放到五行学说中形成生克制约关系。五行学说在古人的天文、地理、算术、医学等方面都有大量应用。后来又有人用五行说明人的体质,还用于起名预测和命理学。

我们常用的语言中,有不少成语都是来自于五行的,比如木已成舟、水落石出、金蝉脱壳、水火无情、土里土气等。

生克关系: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同时还有强弱关系(比化关系):金弱火克为相畏、水弱土克为相胜、木弱金克为相杀、火弱金克为相制、土弱水克为相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