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利润如何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一个会计名词,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结束后,通过核算实现的净利润。但这里的“利润最大化”不是指利润总额最大,而是指净利润(税后盈余)最大。 企业的经营活动最终都会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上,反映在利润表里。
根据会计学的原则,只有收入减去费用成本之后,才能计算出企业的净利润。所谓的“利润最大化”,其实就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尽可能地多赚钱,也就是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多赚取收入,少支出费用或者说成本。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来思考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一、增加营业收入 一般来说,影响企业营业收入的因素包括:产品价格、产品数量、产品品质、增值税及附加税费、交易金额以及交易次数等。从上述因素着手即可有所斩获。
1. 制定适宜的产品价格 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采取低开价、高返利、高结算的方式,即先给顾客一个很低的价格,然后给予大量的额外奖励,即在总成交额的基础上再返还一定的金额给消费者,从而提高营业收入。当然这种营销方式适用于量大、薄利的产品。
2. 扩大产品数量 如果你的产品属于销量大、单价低的类型,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增加营业收入——多生产,勤产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生产过程中要有效控制成本,否则就可能既赚不到钱又浪费了资源。
3. 提升产品品质 现在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质量,因此若能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必能带来更多的营收。你可以从原材料入手,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或者在加工环节加强监控力度,严格把关,保证最终出品的质量。
二、减少费用支出 从“利润=收入-费用”这一公式可以看出,在营业收入不变的前提下,要想增加“利润”,就必须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也就是减少费用。而费用一般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销售费用)。
1. 控制管理费用 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管理费用是一项较为容易支出的项目,它可能来源于部门活动的方方面面。所以管理者首先要对自己的部门有足够的掌控力,知道本部门每天、每周的工作内容,其次要对可能出现的浪费现象及时指正并杜绝。
2. 节约财务费用 要想节省财务费用,就需要选择合理的借贷方案,避免不必要的贷款利息支出。同时,也应该尽量使用商业信用期,避免因过早付款或逾期付款造成的资金成本损失。
3. 降低营业费用 因为营业费用主要包括业务宣传费和销售费用,因此在降低这项费用时可以结合第1点的分析进行。比如通过减少广告支出、停止赞助某些活动等方式来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