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进池塘?
1、寅虎 属虎之人天生带有王者之气,有领导风范。在十二生肖中,虎与龙最为相似,两者皆喜欢呼风唤雨,主宰一切。属虎人就像猛虎下山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勇往直前。“老虎嘴里的牙齿”比喻办事果断、说话算数。而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要属“生儿当如孙仲谋”中的小霸王孙坚,当年孙权带兵攻打徐州,因当时道路不好走,孙权便带着五千兵马拔寨而起,沿着泗水走到岸边,让士兵架起木筏顺流而下。曹操听说后,认为这是奇袭,于是亲自率领大军赶往徐州。而当曹操赶到徐州附近时,却不见吴军的踪迹。原来孙权率部下渡过了泗水,在对岸扎下营寨等待曹操。
2、卯兔 兔子在人们心中是柔顺善良、可爱娇弱的象征。但事实上,兔子也有着凶猛的一面,比如当它感觉到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会突然发狂,全力抵抗。所以俗语有云“兔子急了还咬人”。兔子还是一种耐冻耐旱的植物,可以很好地适应环境,因此古人用“兔死狐悲”来形容失去亲人的痛苦。而在十二生肖中,属兔的人多性格温柔,体贴他人。但一旦别人冒犯了属兔人,那么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3、辰龙 生肖龙为十二生肖之首,自然是万众瞩目。而龙也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重要元素。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高贵、权威的象征。关于龙的传说也很多,比如“叶公好龙”“画龙点睛”“鲤鱼跳龙门”等等,而最接近现实的龙则是渔民心中的海龙王。
4、巳蛇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一池容不下两条蛇”,可见蛇之凶狠。古书的蛇多是冷血无情的代名词。但在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蛇大多是胆小怯懦的爬行动物。其实这与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由于蛇是卵生的动物,需要寻找地方产卵,孵化幼崽,因而它们需要不断地迁徙,以寻找合适的地方筑巢。另外,它们的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因此在面对危险时能够及时逃窜。
5、午马 马在地支排列中居第七位,于时辰中属午时(中午11时至下午1时)最长。马被赋予“日行千里”的本领。因此马成为古代军队中重要的交通工具。而在民间,马也常被用于运输货物或是拉车。不过现在社会进入了现代化,马的功能逐渐被汽车所替代。虽然功能少了,但人们对马的喜爱却没有减少多少,马也成了祥瑞的象征之一。
6、未羊 “未羊”即“属羊”之意。古时人们用“阳”表示“羊”的意思。羊在地支中排第八位,未又是太阳落下的方位,阳光照射时间最短,故称“阳”。而“未”字由“艹”及“未”组成,其意为“阴盛阳虚”;或者理解为“中午之后”,指一天中阳气逐渐衰弱,阴气开始增长之时。未羊就是“阳尽阴盛”的象征。在古代,民间常会将出生时间视为命运的关键。如果出生在上午叫做“早羊”,命最好;生在下午叫“夕阳羊”,命运最差。事实上,这完全是一种没有科学根据的说法。
7、申猴 古书上记载,猴子能像人一样站着睡觉。而且猴子一个睡姿不变,就会更换另一个。可见猴子是很爱动的动物。《大戴礼记·曾子天圆》云:“猴子见落影,笑而止之。”这也是“坐不住”的别称。猴子还有“灵巧”之意。而聪明伶俐、精明能干就是我们常用的词语。
8、酉鸡 在十二地支中,“酉”代表“鸡”。因为“酉”的外貌特征像一个倒扣的碗,而“凤”的形状很象“酉”,因此又称为“酉凤”。在古代传说中,“凤”是吉祥美丽的象征。因此“酉”也被赋予了这些特性。同时,“酉”还是“酒”的字源。
9、戌狗 古人将白天分成12个时段,每个时段刚好等于现在的两小时,谓之“时”;将夜分成五个部分,每部分相当于现在的四小时,称之为“更”或“子时”。其中从夜里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为“子时”,这时太阳刚刚沉没,黑暗尚未笼罩大地。此时天地之间,阴阳交接,万物不显。古人把夜间分成五个阶段,每一阶段叫做一更,每一更对应现在的两个小时。半夜时分为“三更”,也就是现在的凌晨一点至三点。在这之前,天空中只有月亮的微光,大地一片朦胧。这时,人们很容易产生幻觉,因而有了“三更月暗鬼敲门”这样的句子。
10、亥猪 猪是最晚被人类驯养的哺乳动物之一,直到三千多年前,野猪才逐渐被人们圈养。所以古时“猪”被称为“豕”,其形象也颇似野猪的毛皮。到了现代,猪已完全被人类所驯服,成了人类的好朋友。但是“猪”的特征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如懒惰、贪吃等。所以在十二生肖中猪排在最后一位并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