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世界几线地铁?
2013年,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建设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四期工程。 其中涉及到港口的线路有6条(段),分别是:深圳地铁9号线(机场T4航站楼~红树湾公交总站)、深圳地铁11号线(碧头~福田口岸)、深圳地铁13号线(南联~南山科技园)、深圳地铁14号线(罗湖黄贝岭—沙头角)、深圳地铁15号线(平湖中心-洪湖)、深圳地铁21号线(水尾—坪山广场)。 通过查询相关网站,可以了解到这6条(段)线路的近况。 目前在建的有3条,分别是深圳地铁9号线一期、深圳地铁11号线、深圳地铁14号线;已建成通车1条,即深圳地铁21号线;由于规划方案调整,剩余两条暂处于规划状态。 通过整理资料发现,虽然目前只有一条线路建成通车,但是规划的“海底隧道”却引起大家的关注。 “海底隧道”指的是在深海地层中修建的隧道,利用地下空间作为车站和地下通道。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现有三座“大海底”地铁隧道,分别位于青岛、宁波和南通。 其中青岛的胶州湾海底隧道被誉为国内“最深”海底隧道,全长7.8公里,是连接青岛黄岛区和市中心的快速通道。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于2011年底全面开工建设,2013年4月全面启动海域段施工,今年预计实现全线贯通,计划2016年通车运营。 在建隧道中,除了已经通车的苏州轨交5号线外,最大的是北京地铁新首钢隧道,全长1483米,相当于5个标准地铁车厢长度。
该隧道采用明挖法施工,将于明年通车运营。建成后,不仅能解决长安街沿线交通拥堵问题,也能减轻周边地区热岛效应。 新首钢隧道所经过的地区有着严格的环保要求,因此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上需要考虑很多问题。
比如,在隧道结构与外部间设置通风道,加强空气流通;在结构顶部铺设特殊防水层,避免水汽进入;在结构内部加装粉尘过滤网等。 最后来说说海上的这个“超级轨道”,根据资料,其设计时速为500km/h,将是中国速度最快的轨道交通。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条线路经过的地形主要是丘陵地和沿海平原,相对平缓。不过,也有的路段要经过海水浸泡的滩涂,施工难度比较大。 随着这条线路的建成,人们可以乘着火车在海浪中飞驰,畅想“海洋版广深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