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基金?
先放结论,对广大散户而言,主动型基金可能比指数型基金更适合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选择。 原因如下: 1. 主动型基金经理一般拥有更全面的投研知识,包括自上而下的策略分析能力、行业配置意见以及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能力;而被动型的指数基金大多只追求跟踪误差最优化,对于宏观策略的分析能力和行业配置意见都比较有限,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主动型基金的决策更加方便。(主动型基金也可以做指数化仓位调整,但相对被动型基金要复杂一些)
2. 对于普通人来讲,买入并长期持有基金要比买入并长期持有股票更容易操作。首先,挑选优秀的基金经理管理的优质产品并进行长期申购赎回,比选取优质的上市公司进行长期持股要容易得多;其次,专业的投资能力会给你提供更稳定的投资收益。 当然,买基金也有其不足之处。由于基金费用结构中托管费与管理费较高且无法直接避免,因此如果投资者是长期持有一只或几只基金的话,最终可能还是会亏(这个亏是指收益率低于无成本水平)。另外,市场冲击和流动性问题也同样存在。
我平时比较喜欢研究各类投资理财的产品,之前写过几篇基金评测类的文章,大家想看的话可以去我的主页查看~
目前对社会民间游散基金管理,应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引导和管理。
一、登记管理。对各种社会团体和基层单位以公开募捐或接受捐赠方式募集的专项基金、互助金、帮困金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主动介入,积极做好政策指导、工作衔接、情况沟通,协助办理银行基金帐户管理手续,实行单独立户,专项储存、专项管理、专项使用。要针对专项基金的具体来源和用途,指导相关单位起草基金管理办法和财务会计制度,明确基金来源渠道、管理机构、使用范围、审批程序、财务核算等,并经主管部门审核后,到民政部门办理专项基金的登记备案手续。凡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了社会保险的单位,经民政部门审查备案后,经办机构应积极支持、配合社会保险参保单位为专项基金办理有关缴纳养老金和管理服务等方面手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协助做好基金使用和管理的监督工作。
二、合并管理。对一些在开展各项帮困活动中筹集的专项基金,帮助对象基本是本单位或本系统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可在单位或系统社会团体中合并管理,经社团主管部门同意,并在民政部门办理合并备案登记后,可不再设立专项基金银行帐户和单独核算。民政和劳动保障部门要督促和指导相关单位或社会团体将合并管理的专项基金纳入单位的职工保障社会化整体规划和整体方案,统筹考虑、统一管理,尽可能与单位实行了社会化管理的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相结合,与企业帮困基金、内部保险、补充保险等相互配套,制定好合并后的基金管理办法和支出计划,作为社会救助制度的有益补充。合并管理的专项基金,可直接由管理机构划入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开立的“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户”,实行实报实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