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有什么作用?

桂兹军桂兹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大山作用可大了! 《山海经》中,大山的出现频率非常高。 大山,通常被形容为“沃焦”或“沃之原”。(如《海外西经》) 其含义就是指水草丰茂的沼泽地、水草丰盛的原野。 在《海内经》中,又有“赤水之东,有尊山。……赤水之南,有丹粟;赤水之西,有黑水。”的说法。 这里说的“赤水”不是现在的赤水河,而是专指“赤水和黑水”之间的地域。

从“沃焦”到“赤水”,其实就表示了从低洼地区到高山地带的变化。 所以,综合起来看,大山的含义其实就是:海拔较高并且具有较多植被的高山地貌。 而这一地貌特点,在中国是极为常见的。 可以说是大山如云,亦可是说是大地如山。 古人看到雄伟的山脉,总是要赋予它们神灵的属性,把它们当作神明居住的地方。在山海经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人住在某山某山之间”的记载。

这些山往往都具有高大雄伟、林木茂盛的特点。 这种高大雄伟,可能来源于我们的视觉印象。但所谓草木茂盛,就有些值得探讨了——因为很多山其实是光秃秃的! 关于这点,我们可以看看庄子在《秋水》里的描述——“夏后启之年,积土成山,森林生焉。秋后主德,万物甫生而彰。” 这里的“积土成山,森林生焉”其实就表示在高地上堆积土壤,可以种植树木,形成树林。这实际上说的是丘陵的特点。而所谓的“秋后主德,万物甫生而彰”,其实说的就是秋季草木葱茏的样子。可见“草木茂盛”并不是山必然具备的特征。它只形容了某些山高而多草木的情况。

总之,说“某某山某某山之间”,这中间其实是有文章的。并非像现在地理书上那样简单的表述。 而对于古人来说,只要山是高大雄伟而且草木茂盛,那么就是“群山”或者“众山”。这就是他们的逻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