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字五行属什么?
邝,读音kuàng、wùgòng ,部首为“王”,形声字,会意兼形声。从玉,况声;本义是指美玉的光彩,也指玉色光洁的样子,引申为光彩四射、鲜明的样子,又用作姓氏。 在现代汉语中,“邝”字多用于人名或地名。
1.邝姓,汉字姓氏之一,在《百家姓》里排名第340位,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59位的姓氏,人口较多,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广东地区以及湖南、广西等地。 根据《中华姓府》记载,邝氏族源自子姓,出自殷商帝辛末年,周成王时的大夫匡正之后,是以封邑名为姓,为中原大姓之一。
据考证,唐开元年间,河南固始人邝师迁往江西赣州定居,后人有的以邝为姓。宋时有广东连州人邝静思随父避难南下,寓居广东新丰(今广州从化),子孙以邝为姓。
另有广东连州人邝九章徙广西桂林,其孙邝湛恩再迁贵州安顺。还有广东英德人邝元朗因避乱到广西贺州,其后有支迁徙云南昭通,再迁四川叙州,形成岭南四大姓氏之一的邝姓望族。
清代,粤籍移民大量迁入台湾,因此邝姓在台湾地区也相当常见。 另据《中国姓氏大全》统计,截至20世纪60年代,全国共有邝姓17万人左右。其中广东省的邝姓占全中国邝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点五,广东省的邝姓居民大约有十八万二千多人,大约占广东省人口的百分之一。
湖南省约有七千五百邝姓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约有五千三百邝姓人;江西省约有三千五百邝姓人;江苏省有一百五十邝姓人;浙江省约有一百三十邝姓人;湖北省约有二百八十邝姓人等等。
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邝姓人分布在广东一带。如今他们已遍布全国各地及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各地,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由北向南,逐步扩散和发展的特征格局,而且人数也在逐渐增加。
2.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邝廷弼就是这一望族的后裔。他是近代杰出的抗日民族英雄,祖籍广东南雄珠玑巷。他的父亲邝宇才任湖北通城知县期间,因治理水患有功,而被提升为安徽合肥知县。
不久,又调任山东兖州府郯城县令,并在这里定居下来。后来,朝廷派兵围剿捻军,他奉命带兵镇压,不料被捻军所俘。在牢狱中被关押了两年之久。
后来,他在好友的帮助下逃回了故乡。他见家乡局势动荡不安,便毅然投笔从戎,前往香港报考清政府的新式军校。
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终于考中了第六期炮科班学员。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东水师担任副目,后又调到广东水师学堂教员队任教官,从此与海军结下了一辈子情缘。他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曾指挥战舰“威远”号抗击日舰,立下战功。
他曾多次向清廷提出改革海军的建议。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他不愿做北洋政府的奴才,愤而辞职,移居上海,过着闲居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爱国将领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派人到上海找到了他,要他到大陆来看看,他欣然应允。于是,他带着妻子儿女来到了北京。当时毛主席和周总理都亲切接见了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上将。
国家政府每月还给他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补贴金。但是他却坚决不要。他说:“我没有什么钱,但我的爱国之心未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回到祖国大陆来,亲眼看看自己的儿孙们生活得比我还好!”
为了实现老人的遗愿,中国政府于1958年拨出专款在原址兴建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并将原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授予他的铜像命名为“邝任行将军纪念碑”。该碑现位于广州黄埔区石围塘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