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两万就要投保吗?
李先生是位白领,近来想买电脑,但手头钱不够,想贷款买,便来到一款名为“月贷”的贷款产品中,从银行贷了2万元,分12个月还清,每月需要还款2798元。不过,在签约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因为贷款是使用电脑,属于高风险项目,保险公司须要保险,建议李先生买份2000元的财产保险。 李先生感觉太贵了,没买,但他还是顺利签下了贷款协议。 可回家以后,李先生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只是买台电脑,用不着这么复杂,还要添这么贵的保险费。”于是,他给银行打了电话,要求取消保险协议。但银行告知他,因为保险费是跟贷款一并处理的,所以不能取消。
对此,一位金融行业人士称:“这是银行抓住消费者心理的一个典型实例,现在很多年轻人想买电子产品,但又不愿意掏钱,于是通过贷款买下来。如果贷款不需要缴纳保险费,估计有更多人选择这种形式。但银行不会做亏本生意,尤其是金融风暴过后,赚钱更不容易,每项业务都是算计着来。”
那么,我们能不能为这样的情况另立法规呢?答案是不可以,在现行法规的框架下,贷款包括贷款的保险费都是必须偿还的,我们只能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完善相关法规,避免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
保险单的确属于合同的一种,但是,银行在与客户签订贷款合同时,强行要求客户在购买其指定的保险公司的保险单作为贷款的条件之一,该行为已超出客户与银行之间平等主体之间的签订的贷款合同的范围,变相地要求客户必须购买保险,增加了客户的义务。
银行的做法是否合理?要厘清这个问题,得先把贷款与保险分清楚。实际上,通过银行贷款购买保险,一直以来都是很普遍的行为,其背后的逻辑是,银行把风险转移给了保险公司。在美国,贷款购买房产的首付中,会有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保险费支出,由房产商替购房者代为支付,银行作为监管方,会认可这个程序。银行之所以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是因为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了转移风险的目的,只要购房者有能力支付首付款,以及每月的还款额,保险公司就会在保障期间内承担被保险人发生意外事故时相应的赔付责任,从这个角度看,保险费其实是对银行担保责任的补偿,本质上是银行的融资成本,所以在美国和英国等成熟的金融体系国家,这种现象是被允许的,也是被公认的。
中国的金融体系现阶段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保险业的发展还很落后,金融产品也不太丰富,所以才有了上述银行变相强行要求贷款人购买财产保险的一幕——因为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太少,中国的消费者无奈只能接受这样的“捆绑销售”。
但一旦中国的金融体系完善以后,金融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合谋”的这种现象必定会被打破,因为有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