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叫五行缺木?
这个“缺”字是有点误导性的,并不是说命主八字里不缺木,而是八字里没有体现出木的属性来。 八字中的五个元素,即金、木、水、火、土,在命理学中又有十二地支相对应,即子(阳)、丑(阴)、寅(阳)、卯(阴)、辰(阳)、巳(阴)、午(阳)、未(阴)、申(阳)、酉(阴)、戌(阳)、亥(阴)。
其中,寅、卯属于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亥,戌属土;子、丑、辰、未、申、酉属木。 这样一对应的,就可以看出,八字里的五行到底是哪个多哪个少,哪行旺相,哪行衰弱了。 但是,这种旺相和衰弱不是绝对的概念。就像地球绕太阳公转一样存在着相对运动,旺相也如此,当一行最旺时,另一行一定最衰弱。这就是“旺极必衰”“盛极必反”的道理。反过来也是一样,当一行最衰时,另一行必定最旺盛。
在判断八字五行是否均衡的时候,除了要看五行是不是都齐全外,还要看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有没有受到破坏。如果五行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没有受到任何破坏,那就是一个好的结构,即五行均衡。
反之,如果五行间的关系被破坏了,那就是一个不好的结构,即五行偏枯。
五行缺木只是“五格测字法”的说法,不科学。五格测字法属星相占卜术,属于封建迷信。人不可能会缺少五行的哪一行。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构成的。宇宙间的各种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发展和变化着,不断进行着生、克、乘、侮,维持着运动和变化的动态平衡。
五行生克乘侮推动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事物之所以有生长、成、败,就是由于这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关系运动的结果。五行制化消长保持事物的相对平衡。所谓“制化”,即以生为制,以克为化。是指五行生克制化处于平衡协调状态。“制化”,是五行消长保持动态平衡的具体形式。所谓“消长”,即五行胜复,是指五行生克制化平衡被破坏以后,又经过一系列斗争而恢复新的平衡的过程。在新的平衡实现之前,是所谓消长过程。五行学说以形体的不同属性区别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属,属于一定的五行范畴,必然具有五行的共同属性,以此作为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事物的功能变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