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基金a和b的区别?
从产品类型上,天弘基金的余额宝、民生加银的“随手投”都是货币型基金; 华夏银行的“财富通”,光大保德国际的“光裕计划”,则是外汇理财。 从投资方向上看,上述基金多数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如国债、央行票据等),也有投资于长期货币工具(如企业债券等)的,还有的投资于海外市场(主要以美股为主,少量资产投资港股)。不过,无论是投资国内还是海外的资产,它们的主要目的都是一样的——追求资产的高流动性以及稳定收益。 以余额宝为例,用户除了可以随时购买外,还便于随时赎回,实现资金的快速变现。以1万元为例,如果当天买入,次日赎回,资金可利用8个工作日。而同期存款利息收入约4.2元。 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不同的货币基金,其实质是选择不同类型的投资人。
因为任何理财产品都同时具有风险性与收益性两个属性,只是两者大小不同而已。 所以,在选择理财产品时,需要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风险偏好,二是风险承受能力。 在选择上,一般考虑以下三点: 第一,符合风险偏好的要求。 如果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那么就要选择风险与收益都较低的产品,如低风险的货币基金;反之,则可以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私募产品。
第二,符合风险承受能力的限制。 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并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导致最后理财效果并不理想。比如,一个刚刚走出校园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可能手头的流动资金并不多,但风险承受能力却较高,此时就不适合购买低风险的货币基金,而应该选择创业投资基金或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让手中的资金得到合理运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第三,注意产品的风险等级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在产品的风险等级方面,目前公募基金按照风险由低到高分别分为:谨慎型(R1)、稳健型(R2)、平衡型(R3)、进取型(R4)和激进型(R5)五个等级。
很多人看到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超过6%,甚至7%、8%、10%以上,以为货基也能获得像定期存款一样的收益,实则不然。货币基金的利率在不同时间是波动的,呈现短期波动短期收益的风格。7日年化收益是指过去七天平均每笔投资的年化收益率,而实时收益一般就是七日年化/365/24*持仓份额。
如果货币基金a七日年化收益率是7%,货币基金b七日年化收益率是2.1%,那么货币基金a更划算?事实上并不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得从货币基金收益率的本质说起。
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本质上是由万份收益转化而来的,万份收益才是货币基金每日实际收益的参照。万份收益是基金公司按照基金规模大小和获得的利息收入,计算出每份基金收益,再以1万份基金的收益为标准进行公布。
货币基金的本质是流动性极高的理财产品,因此基金公司不会将全部资产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债券中,而是将资金分散到不同期限国债、协议存款、银行存款、同业存单,甚至可转债、短融及回购等市场。因此,不同时间投资货币基金,基金持有的资产利率是不同的,从而影响利率的波动性,万份收益也会相应波动。所以,货币基金呈现出短期利率大幅波动(7日年化可能1%也可能8%)、中长期较高收益率(万份收益不会波动太大)的特征。
一般来说,周末、节假日及季末年末时,银行体系存贷款资金紧张,短期市场利率飙升,此时投资货币基金,万份收益会出现明显抬升。同时万份收益会分摊到七日年化中,导致七日年化收益的短期飙升,比如前文举例货币基金a的7%收益率。而到了非利率飙升时,万份收益随之下降,七日年化也随之降低,比如说,货币基金b只有2.1%的收益率。
我们看到七日年化收益时,要辩证的看待。当七日年化收益率很低时,比如2.1%,不要觉得收益低而后悔投资或者更换新的货币基金;当七日年化收益率很高时,比如7%,也不用被短期高收益蒙蔽双眼,更换货币基金。在选择货币基金时,中长期收益率更为重要。我们可以选择在过去一两年持有收益稳定且万份收益较高的货币基金。
另一方面,投资货币基金时,由于七日年化存在波动性,因此投资时机也很重要。由于周末、节假日及季末年末利率高,因此,在法定节假日前2周购买货币基金,持有到假期过后,可以获取高出平均水准的万份收益,比如10月中旬购买,在11月初卖出,在国庆长假期间的万份收益可能相当于平时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