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北京的吗?

古宝琦古宝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反过来问,即:为什么是古琴? 为什么不是其它乐器? 这是因为,在古代的文人阶层中,琴的地位非常之高,高到其它乐器都无法企及的程度。 我们常听说的“琴棋书画”中的琴,指的就是古琴,这个应该比较容易理解。但这里所谓的“琴”其实就是指弹奏的琴,也就是琴器(这个字读qín)。而与之相对的,“棋”就是围棋,“书”就是书法,“画”自然是绘画了。古人把琴棋书画作为文人四项基本技能看待。 那什么是文人的四项基本技能呢?

《礼记·射义》中有言:“君子力此四者,所以治天下也。” 孔颖达疏:“此谓士之力学,必此四者俱备才能治国;若不精此四者,身虽有才,亦不得为国。” 这四项基本技能是怎么得到的呢?

明朝嘉靖皇帝为了培养自己的爱好,专门设立了“翰林院"来培训这些文化项目的爱好者,其中就有琴、棋、书、画四项。 翰林院里除了培养这四项技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职务叫“典籍官”,职责是负责管理全国各地贡品进献情况,以及编制各地的贡品目录。 这个职能听起来像是个管仓库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为贡品进献给皇上之后,需要翰林学士先进行审核,看看东西是不是合法来源,是否有弄虚作假的情况,然后才可以正式入库,因此这个职位其实还是很重要的。

翰林院的职员从学士到典史,一共就几十个人,但是光皇后一系就要占去一半的位置,这还是不考虑太后和皇太后的情况下。所以说,能进入翰林院工作,是相当体面而且有机会出人头地的事情。 而要进入翰林院,就必须掌握琴棋书画四项技能中的一个,否则就没资格参加考试。这是明代的情况。

可能有的朋友会想多了,以为只有士大夫才有条件学琴,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对的。在宋代,琴就已经深入到寻常百姓家了。南宋文学家范成大记载道:“乡间田夫,逢着阴雨不便耕作,则敲砖击瓦,以乐幽情。”意思是说,乡下种田的农夫,碰到阴雨天气没法耕作,就会拿出琴来敲敲打打,自得其乐。琴在宋代已经是很普及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