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内脏属什么五行?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具有五行的特性;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大脑具有六气的性质。 《黄帝内经》指出:“肝者,罢极之本”,“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肺者,气之本,魄之处所也”“肾者,作强之官,伎能充焉”。 也就是说,五脏具有五种属性,并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五个阴阳属性,而六腑则相应地具有阴阳风气寒热六个属性。
因此根据中医的五行理论,可以推知人体五脏的生化过程是这样的: 肾为水脏,主津液代谢与封藏,肾气左升,心火右降,中焦脾胃运化,清者升入心肺,浊者归入肾。
肺气清肃下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心火下移,温暖胃肠道,促进消化吸收,脾主四肢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调和,化生水谷精微,供养五脏,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
肝胆互为表里,相互影响,肝主疏泄,胆主通降,两者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及排泄。 肾阳温煦脾土,防止脾气下陷,同时温煦心脏,防止心血瘀阻。而脾阳虚损,也可以影响肾阳的功能。
总之,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组成部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能割裂开来单独研究它的五行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