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金融牌照?
据我目前了解的,国内有67家企业拿到了全牌照的金融机构许可证。 先贴图,这是我在银保监会官网“机构名录”里搜索到的结果。 这些拿到全牌照的公司,既可在境内从事所有金融业务,又可向外资公司开放(主要是外资保险公司)。 这些牌照,有的通过收购方式来获得,比如安邦保险收购新华人寿、中信资本收购中信证券;也有通过新建方式获得的,比如招商局设立的招商银行。
当然,还有像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这样原本就有银行、证券、保险三类牌照的金融机构。 同时,因为银保监会实行的是准入制度,只给了67家拿全牌照的金融机构资格,所以理论上来说是共有67张牌照。但考虑到部分企业持有两类牌照(主要是一类是银行牌照;另一类是除证券以外的全部金融牌照),实际应该少于这个数量。
从地区分布来看,除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厦门等中心城市外,个别县城也有金融机构设立。 从行业来看,主要分布在银行、保险业。信托公司和证券公司相对较少。
另外,在2019年时,还有几家持牌金融机构获得批复,新设或增资。如恒丰银行的注册资本金由10亿元增加到58.23亿元,成为注册资本最大的股份制银行;华兴资本完成对中银基金6亿多美元的增资;建信租赁注册地址由北京市东城区变更至上海市浦东新区等等。
目前,我国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体制。监管机构主要有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对应的业务牌照可分为货币金融牌照、资本市场牌照和地方金融组织牌照三类,共计29张牌照。
货币金融牌照,即银保监会统筹监管、央行宏观调控和审慎管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牌照,共计13张,一般指存款类牌照。具体来说,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法人银行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专业性保险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性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包括民营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信用社、非银行金融机构如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
资本市场牌照,即证监会统一监管、央行统筹监管的证券、基金、期货等业务牌照,共计11张,一般指非存款类金融牌照。具体来说,从事证券业务活动的资本市场主要机构有证券公司(含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含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基金销售支付结算等基金服务机构、期货公司。此外,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和私募证券投资等私募基金也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地方金融组织牌照,即地方人民政府金融工作部门(一般称金融监督管理局、金融服务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负责管理的地方金融牌照,共计5张。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地方政府金融工作部门被明确为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等组成的中央和地方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地方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的监督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地方金融组织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