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属于五行什么颜色?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它仅仅描述了南方佛教兴盛的一面,那么,在唐宋以前,北方寺庙的香火是否也很旺盛呢? 答案是否定的。先来看看佛寺在南北朝时如何兴盛。 据载,北魏首都平城(今大同市)有寺院一百多所,僧尼五万。而当时全国共有三万多所寺院,十万尼姑。
到了北齐,文宣帝高洋在平城北端修建了宏伟的华严寺,并赐给僧众大量财富。他的弟弟孝昭帝高湛也大力扶持佛教,甚至将皇宫改为寺院,自己剃度出家。 后来到了隋朝,尽管国力强盛,但隋文帝却不崇尚佛教,反而提倡儒学。于是,不少和尚还俗参加科举考试。
有趣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虽然推崇李氏关陇集团的神道设教,但在政策上却与隋文帝一脉相承。他禁止百姓出家做和尚,限制寺院的经济势力。而且,李世民本人也不崇尚佛教,曾下令拆毁为佛教建筑而浪费的资源。 至少在唐朝初年,佛教并没有像在南朝那样迅速发展。我们也就很难用五行学说去解释唐代花事的规律了。
倘若我们将视野转向南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宋徽宗赵佶对道教情有独钟,他对道教的偏爱甚至超过了前代任何一位皇帝。为了修建道教宫观,他在京师开封和洛阳两地挥霍国库资金达千万之巨!
为了供养大批道士,北宋末年朝廷开支大幅度增加,财政入不敷出。这直接导致北宋末年政府债台高筑、百姓怨声载道。更糟的是,这种极端崇道的行为还影响了社会上其他宗教的地位,使得佛教的处境相当艰难。
终于,靖康之变发生了。 金军攻破开封,掳走徽宗、钦宗二帝,北宋政权宣告结束。 随后,宋高宗赵构南渡,建立南宋。他虽然继续以儒家传统道德作为治国方略,但对道教仍然采取纵容态度。
结果可想而知,道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迅速提升,很多文人学士乃至平民百姓都加入信道者的行列。他们到处建造宫观、炼丹修行,极大地推动了道教事业的发展。
那么,这些道教宫观都是用真金白银堆起来的。它们的建筑风格必然极尽奢华,所用材料也必须是上等的木材和石材。如此,我们就能借助八卦中的艮卦来象征它们——艮为山为止,形容建筑物雄伟高大且不易损坏。 然而,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道家来象征宋朝的花呢?难道道观的数量多了,花的性格就会发生显著变化?
我个人认为,把花草树木安排到各个方位是有道理的。因为花草是植物,一旦栽种就需要水的滋养;而树木由于需要的水分更多,所以不适合待在水边。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把花草种植在东南方,那里阳气充足,利于花草生长。而把果树或耐干旱的树木安排在西北方,就可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