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黄鱼多大好吃?
这个“多大”可不好定义啊…… 首先,要明白一个事情——黄鱼的大小和营养、味道的丰富程度并没有必然的相关性! 也就是说,大小不同的黄鱼,可能含有的营养元素种类和含量都基本是一样的。 那为什么要区分大小呢? 因为不同大小的黄鱼,价格是不一样的,价格和营养没有绝对的相关性,但和人有着极强的相关性。 人都会买自己喜欢吃的,而不一定是最便宜或者最贵的。所以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还是分大小比较合适一些。
其次,你要确定是“多大”,而不是问“多粗”。虽然一般来看,大个的黄鱼会稍微粗一点,但是太细的鱼也不好吃。(太细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先天不足,也可能是营养不良) “多大的黄鱼好吃”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这么来解释—— “在同样营养丰富的前提下,你喜欢吃大小合适的黄鱼,还是喜欢食量大点的黄鱼?” 这显然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嘛~ 所以这个问题就没有标准答案了,只有各人自有自己的答案。
我家里的人就比较奇怪了,一般来说,像我家这样普通的吃客,对鱼的大小要求并不高。因为平时做鱼的手法都比较简单,要么清炖,要么清蒸,只要把鱼肉弄熟就好了,并不追求“鱼肉离骨,鲜嫩入味”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一条小鱼也可以做得非常美味。 但是当我学会了腌渍和黄焖之后,对鱼的个头就有些要求了。因为这两种做法,都是通过长时间的腌制或焖制,让鱼肉入味,而小个头的鱼,肉质会比较嫩一些,做大菜的时候更容易入味。
当然啦,这种吃法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专属哟~ 我们普通老百姓在日常做菜的时候,也是可以通过一些技巧能让普通的小鱼变好吃的~ 比如在做“糖醋鲤鱼”的时候,可以在收汁的时候加入两大勺水淀粉勾芡,增加汤汁的黏稠度,让口感变得更加充实;
比如在炖“鱼汤”的时候,先把鱼煎一下再炖汤,不仅可以防止鱼粘锅,而且可以更加入味,颜色上也会更诱人哦~ 除了用技巧来弥补鱼体积小的缺点外,还有两种方法也能让小鱼变成“大鱼”,让你吃到满足——
1. 吃“鱼片”呀!鱼片可是把鱼身上最嫩的部分给留了下来,你别看它片儿小,沾上料下嘴一吞,满满的都是幸福感~
2. 吃“鱼皮”啊!别小看这鱼皮,它可是全身营养最高的地方之一,蘸着酱料,一口咬下去,香鲜脆弹全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