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见婴儿有什么讲究?
有句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此话虽有其根据,但也须因人而异。不过,一个人的性情举止却在其童年时就已显现端倪。所以,我们中国人喜欢在婴儿的名字里取一个“斌”字,寓意文质彬彬。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岁看大”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过,古代先贤又认为:“一月之时,忌见二个月以上之小儿,有夺体夭之患。”其依据为:“凡此等阴病,多资于母而后生。今本气之有疾,能无夺于外邪乎?”也就是说,如果在一个月之内,见到两个月的婴儿,易引起体弱多病。其理由为,一个月的孩子多从母体中获得抗病力量,此时见到两个月的孩子,即是双重父母之体俱伤,易患疾病。
现在看来,这种见解似乎有不可理解之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按古人的说法,从受孕到婴儿诞生,母亲身体中的抗病力量早已不复存在,岂不更易被外邪侵袭?事实并非如此。人的一生当中,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情操上,从母体中生下来才算真正的开始。所以我们常说,小孩刚出生的那一年是“命”和“运”交接之年。就是说,这孩子出生的前一年,只是一个胎儿,即所谓的“命”未足。从出生到一周岁以前的这一年,才是人生第一个“运”,即运转之神。这一年孩子从胎儿变为婴儿,开始拥有自己的“命”和“运”,自己的“气”和“形”。这一年里,孩子的形体由气孕育而生,故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之说。也因其尚未成形,故更需得到父母的呵护,更需要得到来自上天的护佑。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缘由,所以古代的民间习俗中就多有闭月、遮月之事。即,在满月饮酒之时,怕见到同样满月之婴儿,造成抢体之病。其道理同于月忌之年,逢月忌之日不可生育,否则容易胎儿夭折。因为,月忌与年忌不同,年忌是岁破之故,一般皆遭夭折。而月忌之本,在于阴盛阳弱,若逢此时生育,如同水中捞月,毫无成就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