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和智障儿童的区别?
特殊儿童和智障儿童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1、特殊儿童:是相对于正常身体健康的儿童而言,体指智、貌、情绪、行为、生理上的异常,或各器官发育缺陷,于认知学习、语言表达或适应能力上有明显障碍,或较同龄正常儿童短少多种生理机能与行为表现,未能发展出基本健康的生活技巧与能力。
2、智障儿童:智残,又称智力障碍,是神经内科临床上最常见的发育障碍,临床表现为智力明显低于一般的同龄儿童,学习困难,动作笨拙,言语流畅度缓慢等,临床分为重症智力障碍,中度与轻度智力障碍。
二、智障的原因不同:
1、特殊儿童:生物因素有遗传缺陷,染色体异常、脑神经、肌肉神经、感觉神经损害。心理社会因素:长期压抑,情绪低落,生活艰难。
2、智障儿童:智力发育的异常原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主要有:生物因素,如孕妇妊娠期间外伤,吸烟酗酒;生产过程中早产,难产,婴儿脑伤,以及一些遗传性疾病。外界环境不良,如精神刺激或者各种交通事故、机械事故、突发事件的刺激等。
社会因素:
主要是家庭、学校等环境因素。对特殊儿童来说,家庭环境较差,学校缺乏指导和关心等,也是智力落后的原因之一。
对智障儿童教育方法:
一、采用行为辅导方法,培养好习惯
有的智障儿童经常丢三落四,做事没有顺序和步骤,不会自己去整理房间和用具。有的则贪玩好色,东西放得很乱,需要找时却找不到。教师可以以此为教育机会,对孩子进行卫生习惯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先帮孩子建立生物钟,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培养自觉习惯。
二、作业应少而精
对智障儿童进行补习课堂教学,不同于正常儿童的学校教育,不应要求过高过难。教师要精选习题,作业宜少而精,对智障儿童不宜采取惩罚的态度和方法,对他们的作业及练习,要充分考虑其智力差异,不可强求一律,应当采取不同的要求,多做补助练习。
三、教师应以身作则
智力有障碍的儿童特别需要教师的具体照顾和帮助,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儿童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对儿童一视同仁,爱护每个学生,尽量克服漠视、厌恶心态,这是赢得特殊儿童信任和亲热的最好方法。同时,必须严格要求,认真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